南京盛驰橡塑机械制造有限公司
首页
关于我们
产品展示
新闻资讯
技术文章
在线留言
联系我们
关闭
当前位置:
首页
>
新闻资讯
> SHJ75B水下切粒机组:核心技术解析与产业革新趋势
SHJ75B水下切粒机组:核心技术解析与产业革新趋势
更新时间:2025-05-16
阅读:23
一、技术原理与核心结构
SHJ75B水下切粒机组是一种用于高分子材料造粒的高效设备,通过模面热切与水冷固化技术实现聚合物颗粒的精准成型。其核心工艺流程包括熔体挤出、水下切割、冷却干燥三个关键环节:
1.熔体挤出:聚合物熔体通过挤出机输送到模头,模孔设计决定颗粒形状(如球形、圆柱形),模头加热温度通常高于材料熔点10~30℃,确保熔体流动性。
2.水下切割:熔体挤出后,高速旋转的切刀(刀片数量4~40片,依型号而定)在模头表面直接切割,形成熔融态颗粒。切割过程中,工艺水(循环水温控在50~60℃)同步冷却固化颗粒,避免粘连。
3.干燥与收集:颗粒经离心脱水机分离水分后,含水率可降至0.1%以下,最终通过振动筛分级包装。
核心组件:
-模头与切刀系统:采用耐磨陶瓷或碳化钨涂层,适应高温高压环境,寿命达5000小时以上。
-水循环系统:集成加热、过滤、冷却模块,支持自动排污与流量调节,能耗较传统设备降低30%。
-智能控制单元:配备PLC与物联网接口,实时监控温度、压力、刀速,支持自适应调节与故障预警。
二、性能优势与应用领域
相较于传统拉条切粒与水环切粒,SHJ75B水下切粒机组凸显以下优势:
1.高适应性:
-适用于低粘度、高粘附性材料(如TPU、TPE)及发泡材料(如EPS),避免颗粒变形或粘连。
-支持超小粒径(0.7~2mm)与大产量(最高达50吨/小时)生产,满足色母粒、工程塑料改性等精细化需求。
2.环保与经济性:
-全封闭工艺水循环系统减少废水排放,车间粉尘浓度降低80%。
-自动化程度高,人工干预减少50%,单位能耗成本下降25%。
3.颗粒品质:
-球形度高、粒径均匀(误差≤±0.2mm),提升下游注塑或挤出工艺的稳定性。
应用场景:
-高分子材料:PP、PE、TPU、生物降解塑料(如PLA)的改性造粒。
-制造:锂电池隔膜母粒、医用导管专用料等高精度材料加工。
-循环经济:废旧塑料回收造粒,支持再生料性能接近原生料水平。
三、市场格局与技术创新
1.技术创新方向:
-智能监控:集成频闪灯与玻璃视筒的成品观察装置,实时监测粒子流形态,异常时自动调整参数,减少停机损失。
-模块化设计:可扩展切粒模块(如UWP系列),适配从50kg/h到20吨/h的产能跨度,满足柔性生产需求。
-绿色制造:开发无水冷却技术(如气雾冷却)与生物基润滑剂,减少水资源消耗与污染。
四、技术挑战与未来趋势
1.现存瓶颈:
-高粘度物料易堵塞模孔,需频繁清理(每8~12小时停机一次),影响连续生产。
-进口控制器与传感器依赖度高,国产化率不足40%。
2.未来趋势:
-AI赋能:通过机器学习优化切割参数与故障预测,良品率提升15%。
-超大型化:针对聚烯烃聚合产线需求,开发单机产能超100吨/小时的巨型机组,降低单位投资成本。
-循环技术整合:与化学回收工艺结合,实现废塑-造粒-成型一体化,助力碳中和目标。
五、操作规范与维护策略
1.关键操作要点:
-预热控制:开机前模头需预热至设定温度,防止熔体凝固堵塞。
-水温管理:循环水温度波动需控制在±2℃,避免颗粒开裂或粘连。
-刀具维护:定期抛光刀片(每24小时一次),磨损超0.5mm需更换。
2.维护周期:
-初效过滤器:每3天清理一次,防止杂质进入水系统。
-轴承润滑:每500小时补充耐高温润滑脂,降低主轴故障率。
SHJ75B水下切粒机组以其高效、环保、智能化的特性,成为高分子材料加工的核心装备。未来,随着新材料需求增长与“双碳”目标推进,其技术迭代将围绕智能化、绿色化、大型化展开,为全球塑料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能。
上一篇:没有了
下一篇:
双螺杆挤出机能够实现物料的高效混合和塑化
首页
定位
留言
电话
询价
产品目录